相关视频
盾牌舞,起源于明初,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流布于官林镇马公荡沿岸村落,是一种集舞蹈、武术、音乐于一体的民间群舞。因盾牌舞源于自卫抗暴、抵御湖匪,故动作力度强、幅度大,参演人数多,且多为青壮年男性,充分表达出劳苦大众武装自己、除暴安良的美好心愿。
舞者服饰沿用太平军装束,上盘持硬木棍,下盘持虎头盾牌和短钢刀。动作类似于戏曲舞蹈中的“双打”“抢背”“滚毛”和武术中的扑、跌、跳等,战斗性强。摆阵融入三十六计兵阵,有提篮阵、长蛇阵等十多个实战性较强的阵法。
盾牌舞以锣鼓伴奏,乐队由大小两组打击乐器组成。音乐雄浑粗犷,紧张热烈。
2016年,盾牌舞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